嘉兴交通现状

发布日期:2008-08-08 来源:嘉兴市交通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一、交通现状

    公路

    嘉兴市现有公路里程20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9.5公里(列全省第四),一级公路291.1公里(列全省第三),二级公路257.6公里,三级公路661.2公里,四级公路513.6公里,等外公路133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51.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为45.38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34.88%(全省为20.86%),高级、次高级路面占总里程93.97%(全省为68.81%)。

    目前嘉兴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沪杭、乍嘉苏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一、二级公路为主体的通达所属各县(市)以及各中心镇的公路网络,并实现村村通公路,初步构筑了一个内外衔接、城乡协调的交通网络。

    嘉兴到各县(市)所在地都通达了二级以上标准的公路,建成了以320国道、07省道、01省道、平黎公路等为主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中心城市到各副中心城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即从嘉兴市行政中心出发,半小时内到达各个次中心城市(各县市的县城)。

    嘉兴市1027个行政村中都通了公路和简易公路,其中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682个,占66.4%(全省为62.3%);通等外、简易公路的行政村345个,占33.6%;通油路或水泥路的行政村896个,占87.2%;通砂石路的行政村131个,占12.8%。

    航道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河网发达的地区,境内河流密布,水运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内河航运最发达地区之一。“九五“以来,我市航道建设有了质的飞跃,相继完成了京杭运河、杭申线、乍嘉苏线、六平申线和铁水中转港等“四线一港”的建设和改造。全市定级航道222条,通航里程1900.63公里,占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8.6%,航道密度达48.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四级航道三条122.92公里、五级航道三条175.50公里、六级航道53条421.61公里、七级航道101条288.03公里,七级以下航道901.29公里。2003嘉兴市内河航道货物通过量达1.56亿吨。

    站场

    1、客运站场     我市目前共有道路客运站点20个,其中等级客运站17个,其中二级以上有7个,总占地面积17.48万平方米,停车场地4.39万平方米,候车面积0.84万平方米,站房面积3.05万平方米;设计日均发送旅客5.07万人,2003年实际发送旅客日均4.12万人。     2、货运站场     全市共有三级货运站3个,四级货运站2个,集装箱运输货运站3个,其中三级站1个,四级站2个,零担运输货运站3个,全部是三级货运站,共完成吞吐量101.33万吨。

二、交通规划

    近期总目标和任务     1、到2010年公路交通实现“153060”目标;     2、高速网络工程,到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80公里;     3、干线畅通工程,到2007年建成“一环四横五纵八射四连”的市域内主要干线公路;     4、乡村康庄工程,到2007年乡村公路、危桥改造、撤渡建桥完成既定目标;     5、水运强市工程,2020形成“三横二纵三连二延伸”内河四级以上干线航道网;     6、城乡公交一体化,到2005年末实现村村通公交;     7、绿色通道工程,形成生态交通的雏形;     8、交通信息智能化工程,初步实现以办公自动化、交通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服务网络化为特征的数字交通基本框架;     9、港口兴市工程,全力打造浙北港口的物流平台;     10、铁路网络工程,加快乍嘉湖铁路、沪杭高速铁路和城际轻轨的规划建设。

    公路实现“153060”目标

   15分钟上(高速)网:从嘉兴市中心城、次中心城、交通枢纽、各乡镇出发,15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30分钟直达:从嘉兴中心城市外环线出发30分钟内到达各次中心城,从嘉兴中心城、各次中心城出发30分钟内到达各所属的乡镇;

    60分钟互通:嘉兴境内任何两个重要节点之间60分钟可以互通,从嘉兴中心城外环线出发60分钟内可到达周边地级以上城市,如: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湖州、绍兴。

    航道规划

    到2020年,形成以“三横二纵三连二延伸”四级航道为骨架、五级、六级航道支线相连的内河航道网,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以上海港、洋山港、嘉兴港为出海口,各县(市)内河码头区域物流中心为集散地,辐射浙北、苏南地区,使各县(市)500吨级船泊直达出海口,建成以嘉兴内河港为中心的浙北水运枢纽,适应嘉兴港口型工贸城市对水路运输的需求。同时,实现“航道景观化、港口集约化、船舶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加快嘉兴港的建设,到2020年,使嘉兴港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9个、千吨级泊位11个,非生产用码头泊位10个(均为千吨级),货物吞吐能力65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30万标箱/年)。

    站场规划

    到2020年我市的站场能充分发挥我市省级公路运输枢纽的功能,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周边、多层次的运输网络,促进整个嘉兴市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全市道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结构的调整,促进物流、零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从而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目的。

    1.规划期内建成嘉兴市客运中心,形成嘉兴市客运中心为主的省级公路运输枢纽系统,2005年建成新嘉兴汽车西站,2010年前建成嘉兴汽车东站。     2.县级客运站场。按照现代化的运输理念,集中精力发展一个主站。2005年前建成平湖客运西站、海盐汽车客运北站、海宁汽车站、桐乡汽车站、嘉善汽车南站;体现县级客运站的长、短途乘客“零换乘”观点。     3.旅游客运站场。在旅游比较发达的城市节点应适时设立以旅游功能为主的车站。近期要积极深化桐乡乌镇、嘉善西塘设立旅游车站的前期研究。     4.农村客运站场。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要建成四级以上标准的客运站;所有农村要建成港湾式旅客上下点。

    城乡公交一体化

    到2006年末,建立以市中心城市通往副中心城市的城秀公交为一级城乡公交网,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通往所辖各乡镇(含行政村)的城乡公交为二级城乡公交网,以镇到村的城乡公交为三级城乡公交网的城乡公交三级运行网络。

    改革现有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形成城乡公交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运行机制,实现全市公交一体化,村村通公交目标。

三、六大工程简介

    公路网络

    2003年至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乡村公路三个层次组成的公路网络,全市公路规划总里程57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5.6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高速公路网络工程

    到2010年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网络工程,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80公里,形成嘉兴至周边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湖州、绍兴均有高速公路相连的高速公路网络。

    1、沪杭高速公路八车道拓宽工程,嘉兴段全长88公里,总投资约25亿元,现已开工,2005年完成。     2、杭州湾跨海大桥,现已开工,计划2008年建成;北岸连接线(沪杭高速以南),全长25.03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0.2亿元,2004年开工,2007年建成。     3、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工程,嘉兴段全长68.07公里,总投资约54亿元,2004年6月开工,2007年建成。     4、杭浦高速公路工程,嘉兴段全长约102.27公里,总投资81亿元,2004年6月开工,2007年建成。     5、嘉兴至绍兴高速公路,嘉兴段全长约45公里,总投资约45亿元,力争2004年开工。     6、苏州至桐乡经萧山高速公路,嘉兴段全长约42公里。

干线畅通工程

    市域内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一环四横五纵八射四连主干线公路网,共880公里:

    一环:嘉兴三环;

    四横:01省道(东西大道)、海平公路、320国道、王江泾-丁栅公路;

    五纵:长洲公路、盐乌公路、07省道、平黎公路、乍浦-新埭公路;

    八射:嘉兴至嘉善公路、嘉兴-新仓、嘉兴-平湖公路、嘉兴-桐乡公路、嘉兴-海盐公路、嘉兴-南北湖公路、嘉兴-丁桥公路、嘉兴-湖州公路;

    四连:新塍-大桥公路、大桥-王店公路、王店-新塍公路、海盐-桐乡公路。

    嘉兴市中心城至各副中心城之间均有两条兼具城市道路功能的一级公路相连

    1、平湖大道(07省道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约46公里,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36.5米,总投资约16.38亿元,争取2004年开    工,2006年完成。     2、海宁大道(沪杭高速公路王店连接线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约8公里,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36.5米,总投资2.4亿元,2003年开工,2007年完成。     3、海盐大道(嘉兴至海盐南北湖一级公路工程),全长约40公里,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36.5米。总投资约11亿元,争取2004年开工,2007年建成。     4、嘉善大道(嘉兴至嘉善公路),全长约11公里,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36.5米,总投资约3.4亿元,2003年开工,2004年建成。     5、桐乡大道(嘉兴至桐乡公路),全长约14.5公里,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45米,总投资约5.1亿元(其中桐乡段6.36公里,1.5亿元;嘉兴段8.368公里,3.6亿元)2003年开工,2004年建成。     6、湖州大道(嘉兴至湖州一级公路),全长约16公里,总投资约3.8亿元,2003年下半年开工,2005年建成。     7、四环路(市本级镇际快速通道),全长约83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匡算,总投资约23亿元。2004年开始分段逐步建设,争取2007年基本建成。

    建成市域内主要公路1340公里(不包括高速公路480公里),形成市内中心城、副中心城、主要镇、工业园区、旅游区之间具有城乡一体化且兼具城市道路功能的快速交通体系。

    乡村康庄工程

    乡村康庄工程以贯通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连接和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为核心,加快推进通村公路“五化”建设,即公路标准等级化、路面铺装高级化、道路结构网络化、管理养护规范化、城乡公交一体化,使市域内各镇、中心村基本都能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全市通村公路到2004年底全部实现路面黑化、硬化,到2005年全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县城至乡镇公路到2007年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危桥改造。到2005年基本完成全市5000座危桥及低标准桥梁的改造。

    撤渡建桥。目前,嘉兴市仍有各类渡口28座,而且大部分位于六级以上干线航道上,撤渡建桥的难度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十分突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05年基本完成全市撤渡建桥工作。

    绿色通道工程

    建设标准为高速公路、国省道在分隔带和边坡绿化的基础上,宜林路段严格按两侧边沟以外不大于5米的绿化带进行绿化,县乡公路宜林路段严格按两侧边沟以外不大于3米的绿化带进行绿化。

    到2005年,完成158公里高速公路、314公里国省道全部可绿化路段的绿色通道建设,县乡公路完成60%以上可绿化路段的绿色通道建设。

    到2007年,完成所有已建成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约340公里,国省道、县乡公路绿色通道约1680公里,合计完成约2020公里。

    水运强市工程

    到2015年,我市水路运输业主要数据指标为“2526”,即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亿吨(占当年度全市货运量的60%);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50万TEU(占当年度全市集装箱生成量的40%);运输船舶运力规模达200万吨(标准化率100%);六级及六级以上内河航道达到625公里。实现上述目标,约需投入资金60亿元。

    到2007年,我市水路运输业基本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数据指标为“1514”,即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5万TEU;运输船舶的运力规模达100万吨;内河六级及六级以上航道里程达400公里。实现这一目标,约需投入资金20亿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