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爱心15年 秀洲振禾老兵车队爱的车轮永在路上 |
“我们在外地工作没办法照顾到母亲。是振禾老兵爱心车队帮我们做了这件事情,我们十分感激!”沈阿姨的女儿说。 今年6月,家住紫园小区的80多岁的沈阿姨每周一三五下午需要去医院做“血透”,但子女皆不在身边,送医成了难题。其家人通过电台主动向振禾老兵爱心车队求助。 “既然沈阿姨和家人都这么信任我们,那我们就做!”得知此事后,车队成员果断达成一致,决定接下这个任务。 一个多月来,队员们主动放弃巡游接单和休息的时间,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恶劣天气,都不忘职责,轮流接送,确保车队的车能在约定的时间到达病人家门口。送达医院后,车队队员还会陪同沈阿姨到达对应科室,进行称重等一系列血透项目前的检查工作。 心中有爱,他们是困难群众的守护者 其实,沈阿姨只是振禾老兵爱心车队15年爱心服务期间,数千个服务对象中的一位。“一个人、一个车队,做一件事情坚持一个月,我相信,坚持一年我也认可,但是这么多年雷打不动,我们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但是你们老兵爱心车队做到了。”宋利告诉记者,另一位他们接送了4年的血透病人黄小方说过这么一句话,让他们感到责任重大。 在振禾老兵爱心车队微信群里,每周都会发一张接送老人排班表,各位老人的姓名、上车时间、地点,接送司机的名字都清清楚楚。 宋利介绍说,很多出行任务是固定时间的,比如中午一点要送去医院,爱心队员提前就不能接生意了,有些队员甚至在方向盘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中午一点我要接某某某”,这时候如果有好的生意就没办法做了,但是队员们从来不会抱怨。最早的送医任务6点多就要出发去医院,司机需要五点多就出门,还要等待血透结束,再把老人送回。 “一张张爱心排班表温暖了百姓的心,这张爱心排班表对老百姓来说是一张‘救命表’,可对我来说,这其实何尝不是一张对兄弟们的‘欠费表’。”宋利如是说。“我们车队的队员都是普通人,大家都要养家糊口,免费接送次数多了,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经济负担,但是谁也没有抱怨过。” 令宋利特别欣慰的是,有一名队员曾经这样发自肺腑之言说:“钱,我们要赚,爱心,我们也要献。也希望当我们老时,有人愿意将爱延续下去。” 初心不改,他们是红船旁的先锋队 “没想到一干就是这么多年。”说起爱心车队的成立,宋利告诉记者,2008年,同是退伍老兵的公司老总傅显龙受到汶川大地震中“老兵志愿者”救援队的影响,决定把自己公司退伍老兵召集起来,成立一个爱心车队。 这群老兵虽然退伍时间长短不一,但内心热血依然没有消退。成立老兵爱心车队的想法立刻引起共鸣。同年6月,振禾老兵爱心车队正式成立,宋利和另外14名退伍老兵光荣成为车队首批成员,并将“我是老兵,有事尽管找我”当作“行动指南”。 “车队基本上是党员和退伍军人,队员们始终践行着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初心,就是这样一群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让大家刮目相看的不凡事。”宋利表示,“我们振禾老兵爱心车队将不忘初心,将好事进行到底,让爱心跟随车轮传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我们,用我们的真心来温暖一座城。” 一如既往,他们是风雨中的暖心人 “爱心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果我能用小小车轮带动一点正能量,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振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振禾老兵爱心车队队长宋利这样回答。里程表上不断增长的是一串数字,是涓涓的爱心,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从一个人做好事,到率领一群人做好事,再成为一个优秀社会组织,爱心车队的“爱心”一直在接力中。15年来,他们既是退伍老兵,也是“的哥”,在每一天营运服务中,以点滴行动传递文明和爱心,让爱的车轮永不停歇,打响了“送医、助考、扶老”三大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千余次,公益行驶里程4万多公里,无偿献血9900多毫升,捐款58000多元,爱心接力免费接送450余次,做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2300多件…… 振禾老兵爱心车队也陆续收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先进集体”,浙江交通“最美服务品牌”“最美示范窗口”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