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执法队构建四张网助力非现场治超成效显著 |
为提高治超效率,嘉兴市交通执法队充分利用非现场治超系统,通过构建四张网,有效整治超限运输问题,并取得显著成效。治超非现场“自助办”平台上线以来,嘉兴交通执法队通过线上沟通、上门宣传、实操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宣贯治超非现场“自助办”系统。据统计:1-11月,全市执法队共办理非现处罚案件13750件,全市执法队共办理处罚案件17209件,非现处罚案件占全部处罚案件的79.90%,为2023年同期的2.48倍。 一是构建智能监测网。依托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点建设,构建智能监测网。通过安装在公路关键节点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实现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记录超载车辆的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轴重、速度等,从而实现对超限运输行为的精准打击。监测网络还能将数据传输到后台处理中心,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提供支持。 二是构建数据分析网。在收集到大量数据后,非现场治超系统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对超载车辆的运行轨迹、时间、频率等信息的分析,系统能够找出超限运输行为的高发区域和时段,为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提供有力依据。大数据分析还能帮助发现超限运输行为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三是构建联动执法网。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迅速组织执法力量利用稽查布控系统进行现场布控查处,从而实现对超限运输行为的及时制止和处理。联动执法机制还能加强与公安交警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系统将为逃避检测的遮挡号牌、跨车道行驶、压边行驶等违法线索抄告公安交警部门,公安交警部门分析出违法车辆和当事人,并对其进行处罚,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超限超载行为。 四是构建非现违章处理自助网。治超非现场执法“自助办”平台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平台和省综合治超监管平台之间的高效数据互通,实现治超非现场处罚案件从传统窗口办理到网上自助办理的转变,极大简化了办案流程。当事人通过手机端办理案件,办理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6分钟,实现了“零次跑”,违法超限率50%以下减半处罚的优惠政策,不仅提高了案件处理效率,还帮助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