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交通创新打造企业信用修复“基础+增值”模式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发布日期:2024-08-02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作者:朱安庆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深入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高效实施信用修复“一件事”,平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创新打造企业信用修复“基础+增值”模式,全面优化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修复服务,释放经营主体经济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高工作效能。

“民呼我应”,打通信用修复联动链条。信用修复是交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帮助企业信用修复是为企业排忧纾困、助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平湖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制作专门印制有咨询热线的畅心交响“悦”名片,与企业架起信用修复咨询“连心桥”,落实工作人员指导信用修复流程,高效解答涉企信用修复咨询,提高信用修复工作的能力和效率。今年以来指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约135次,解答涉企信用修复咨询235件。

“不见面免跑腿”,线上核实处罚义务履行情况。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被行政处罚公示的市场主体,在履行法定义务后,可以直接在线上申请信用修复,但行政处罚机关核实法定义务落实情况出具相关证明的环节还需线下完成。结合交通运输领域执法对象跨区域流动性强的特点,平湖市交通运输执法队及时核实企业行政处罚罚款、整改义务落实情况,根据企业需求,通过电子送达、邮政快递等形式提供相关核查证明,真正实现信用修复“不跑路”“不见面”,提升信用修复服务针对性、实效性,今年以来共出具处罚法定义务履行证明材料94份。

“敲门服务”,主动提供多元增值服务。在信用修复“基础”服务基础上,平湖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积极探索如何提高信用修复服务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推出了三项“增值”服务。一是强化预警,实施“一处罚一告知”。自2023年起,作出行政处罚时同步向企业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最短公示期、公示期满后修复途径等内容。强化到期提醒服务,筛选信用修复重点单位提供到期提醒服务,截目前已送达告知书1617份,到期电话提醒125家。二是重点帮扶,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体检”。进一步深化信用修复帮办工作机制,联合平湖市物流行业协会,广泛宣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及修复路径。主动排查56家会员单位在“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的失信信息,建立“信用修复帮扶台账”,“一对一”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提升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三是集成服务,拓宽信用修复服务面。对于向本机关申请信用修复核实的企业,若存在浙江省内其他交通运输部门、平湖市其他执法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息,提供增值化集成服务,工作人员主动帮助企业联系其他处罚机关核查法定义务履行情况,避免经办人反复联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以来共跨部门协同帮助企业提供核查证明34件。

下一步,平湖市交通运输执法队将进一步加大信用修复宣传力度,让企业了解信用修复不是简单的“洗白记录”,是有前提、有程序的失信整改过程,失信者要在制度框架内,履行相应义务才能修复失信记录。

图片1.png


图5.JPG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