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交通为桥下空间治理精准“开方”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桐乡市交通运输局 作者:李姚琴、杨晓霞 浏览次数: 字号:[ ]

公路桥梁作为公路及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车辆安全通行、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功能。为了进一步强化全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力度,持续推进路域环境品质提升工作,近日,桐乡市交通部门制定了公路桥下空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全面优化桥下空间使用管理工作。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将通过地毯式排查、精准化治理、长效化管理,实现公路桥梁桥下空间“四无”(无摆摊设点、无乱堆乱放、无违法建筑、无违法施工)目标。”据桐乡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范围是全市辖区公路桥、航道桥、苏台高速在建工程桥梁桥下空间及桥梁建控区域,集中治理时间为4月初至6月底。

地毯式排查摸清底数

“擅自占用桥下空间行为不仅违反公路法相关规定,这些乱堆乱放的易燃物引发的安全事故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近日,在桐乡市石门大桥桥底下,辖区分队执法人员正在耐心地与桥下乱堆物物主进行沟通,物主在听取执法人员暖心劝导后表示将尽快完成清理。连日来,交通各基层执法分队对辖区内400余座县道以上公路桥梁桥下空间占用、违法施工等进行全覆盖式排查,梳理形成桥梁整改问题清单70余个并逐步建立桥梁信息数据库,为下一步桥下空间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精准化治理“一桥一策”

通过前期摸排工作,形成问题桥梁“一桥一策”整治清单并定制整治方案,明确整改措施、人员及进度。其中,对桥下堆放物主明确的,执法人员做好教育引导,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自行纠正,物主不明的由桥梁属地镇街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对未经交通部门审批同意的违法涉路施工,责令立即停工并办理行政许可;对擅自利用公路桥下空间及建控区内违法涉路施工行为,按照谁实施、谁负责原则,依法查处并责令恢复原状。

长效化管理协同联动

为破解公路桥梁桥下空间治理“反复整治、反复回潮”难题,交通部门持续强化与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属地镇街的协同联动管理,构建互通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密切关注桥下空间使用状态,持续强化问题桥梁跟踪管理。在组织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基础上,充分运用无人机空中巡检力量,通过实时监测、信息回传、空中喊话等数治化手段有效防范桥下等隐蔽空间违法违规行为,对日常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进行分类,做好治理工作沟通对接和闭环管理,逐步形成“发现、清理、跟踪、维护”长效化管理机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