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区公交场站专项规划(2024-2035年) |
为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嘉兴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要求,进一步推动公交优先,保障公交高质量发展,强化公交场站用地支撑,指导嘉兴市区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管理工作,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嘉兴市本级,规划面积约为986.7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规划近期到2027年。 三、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市区公交场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用地供需矛盾有效缓解,推进临时场站“退路进场”,试点推广综合型、配建式公交场站建设。 远期目标:全面建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高效集约、落地性强”的公交场站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一批综合型、立体化、配建式的公交示范场站。 四、规划方案 按照“需求定规模、服务定布局、供给定形式”的总体原则,衔接未来公交客流、线网格局,用地布局及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形成市区公交场站总体规划布局方案,共规划市区公交场站143处,总面积约44.86万方。其中,公交停保场15处,面积18.39万方;公交枢纽站36处,面积16.59万方;公交首末站62处,总面积9.88万方;公交微枢纽30处。 (1)停保场规划方案 构建服务半径5公里的公交停保场布局,本次规划公交停保场15处,总面积约18.39万方,共设置10处综合停保场,5处小型停车场。 综合停保场(10处):嘉城绿都公交停保场、城东路公交停保场、同心路公交停保场、经济开发区公交停保场、九里路公交停保场、秀洲区公交停保场、庄前路公交停保场、国际商务区公交停保场、槜李路公交停保场、南江路公交停保场。 小型停车场(5处):洪合镇公交停车场、开禧路公交停保场、嘉兴大桥下公交停车场、大桥镇公交停车场、湘家荡公交停车场。 (2)枢纽站规划方案 打造城市、城乡、综合换乘为一体的公交枢纽体系,共规划公交枢纽站36处,总面积约16.59万方。其中4处为综合换乘枢纽,5处为城乡换乘枢纽,18处为城市换乘枢纽,9处为乡镇集散枢纽。 综合换乘枢纽(4处):嘉兴南站公交枢纽站、嘉兴火车站公交枢纽站、嘉兴南湖机场公交枢纽站、汽车北站公交枢纽站。 城乡换乘枢纽(5处):大新路公交枢纽站、农翔路公交枢纽站、运河新区公交枢纽站、西南公交枢纽站(市第一医院南)、圣堂路公交枢纽站。 城市换乘枢纽(18处):新溪路公交枢纽站、秀湖北公交枢纽站、秀湖公交枢纽站、枫林路公交枢纽站、展望路公交枢纽站、银河路公交枢纽站、姚家荡公交枢纽站、城南路大桥公交枢纽站、周安路公交枢纽站、长三角国际医学中心公交枢纽站、灵湖北路公交枢纽站、七星公交枢纽站、湘家荡南公交枢纽站、科技城公交枢纽站、奥体中心公交枢纽站、余新北公交枢纽站、建国南路公交枢纽站、市民中心公交枢纽站。 乡镇集散枢纽(9处):王江泾镇公交枢纽站、兴港路公交枢纽站、新塍镇公交枢纽站、王店镇公交枢纽站、洪合镇公交枢纽站、余新镇公交枢纽站、凤桥镇公交枢纽站、新丰镇公交枢纽站、大桥镇公交枢纽站。 (3)首末站规划方案 公交首末站作为公交枢纽站的有效补充,能强化片区客流锚点的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延伸公交线网末梢,支撑支线、微循环线路运营,共规划公交首末站62处,总面积约9.88万方。 (4)微枢纽规划方案 共规划公交微枢纽30处。现状保留24处,新建、迁建6处,其中,主要服务现状路边首末站退路进场的有3处,为增强片区客流集散、保障线路高效运营的新增点位有3处。 五、实施保障建议 (1)强化科学高效的规划管控体系 按照“应统尽统”原则,本次规划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批和在编各类专项规划协同衔接,实现多规合一。以本次专项规划为指导,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公交场站设施布局及要求。本次专项规划确定的公交场站设施选址位置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 (2)加强场站建设组织领导 加强对市区公交站场建设意见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公交场站建设前置审批、实施主体、建设流程、各方职责等,实现公交场站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3)健全场站综合开发机制及模式 完善场站用地建设开发模式。建立相对完备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经营体制和风险收益分配机制,制定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标准指引。结合商业中心、大型公建设施等重大项目,大力推广“TOD”模式,推动场站综合开发。 (4)完善场站建设保障及激励机制 健全场站建设保障机制,明确公交场站在建设实施阶段的前置审批机制,交通主管部门、公交企业应全程参与公交场站建设工作。研究配建公交场站建设的激励机制,制定配建公交场站等公益性设施的激励和奖励机制,积极引导开发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落实配建公交场站的建设。 (5)加强场站实施动态评估监测 结合公交运营服务情况,加强对规划场站落地情况监测分析,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不断完善公交场站布局,提升公交运行服务效率,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